日前,在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前三强,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以上海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航运中心,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加速“东移”。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十连冠、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与营商环境稳步提升……7月11日在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前三强,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以上海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航运中心,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加速“东移”。
据介绍,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包含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表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纽约-新泽西、东京。
从前十强看,5个位于亚洲,4个位于欧洲,1个位于美洲。新加坡保持领先态势,连续7年夺冠;伦敦凭借高端航运服务的优势积累,重回次席;上海在航运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持续发力,首次位列三甲;雅典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作用,排名升至第八位。
近年来,世界经济重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东移”的趋势日益清晰。对比2019与2020年亚洲航运中心排名来看,有11个城市的排名有所上升,占亚洲样本总量的61.11%。东亚地区表现尤为出色,在13个样本城市中,上海、香港、东京位列前十,第二梯队宁波舟山、广州、釜山、青岛分别位于第11、13、14和15位。可见,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加速“东移”。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不断改善港口硬件设施的同时,航运“软实力”也取得重要突破,供应链节点地位与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加速融合。2019年,上海的海事律所合伙人数量已经达到629人,位居全球第四,接近一半的世界百强集装箱公司选择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上海航运保险业务规模首次超越老牌保险中心香港。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前20及排名得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港航业受到直接冲击。为了直观显示疫情对航运的影响,指数报告专门绘制了全球范围内原油、集装箱与散货运输板块的船舶热力图。从不同船型的热力图变化来看,原油船与散货船受疫情影响较小,集装箱运输受影响较大。目前,亚洲尤其是东亚的集装箱运输已逐步恢复,经济活动重现活力。
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全球集装箱船分布图变化。
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全球散货船分布图变化。
展望未来,国际港口协会(IAPH)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项重大影响是推动港口加快数字化改造,提升诸如到港停靠优化、贸易促进等方面工作的效率。
(本文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发布由海运网整理)
东南亚仓配一体的机遇与挑战
1601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参加项目投标才能成功中标 | 物流人的必修课
1140 阅读极智嘉宣布进军具身智能:具备商业化能力、研发实力、场景数据三大优势
1082 阅读中储智运智慧联运场景入选央企AI高价值场景
1074 阅读国家邮政局到顺丰调研,王卫现身
1027 阅读交通运输部:支持平台实施货主实名制,建立过低运价阻断机制
959 阅读中国光伏巨头,又花50亿在国外建厂
935 阅读25年8月福建省京东大件物流送装一体资源招商邀请函
959 阅读全国港口首座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渤海湾港
967 阅读沃尔玛头程物流整柜入仓运输服务已覆盖五大港口
941 阅读